查看原文
其他

振兴论坛|让产学研结为“连理枝”

辽宁日报 2024-04-25


近日,辽宁开展“科技专员进企业,惠企助企开门红”专项活动,引导高校院所、科技服务机构根据企业需求,积极选派科研能力强、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担任科技专员,让人才团队更深入走进企业,让科技创新资源更精准流向产业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、无缝对接。


现实中,科技人员手握创新成果亟待转化,企业面临创新难题急需攻关。此类举措,可以看出辽宁正注重把精准对接做到生产一线,让“创新成果”与“企业需求”有效对接,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,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

“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,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。”恩格斯的这句名言,生动指出需求对科技创新的意义。促进科创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有利于更直接地将科学发现、技术发明等知识创新引入生产体系中,进而产生更大商业价值,推动产业创新。而要找清对准需求一端的“接口”,则离不开科创资源在生产一线的倾斜投入、充分沉浸。


深入调研是基础。科技成果不能迅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,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需求信息不对称密切相关。目前,辽宁已构建科技企业“需求库”、科技专员“专家库”,推动供需双方匹配对接。但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仍应是关键一环。只有近距离了解企业、解剖式观察生产,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、最真实信息,才能把产业需求搞通透,把困难问题摸清楚。有了这个牢固基础,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对经营主体痛点的对症下药、靶向治疗。


政策支持是保障。实际创新活动中,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更注重成果的学术评价,而对应用关注不够;企业则更注重经济效益,希望以最低创新成本,创造更高价值。如何让科创资源主动走向一线,让经营主体愿意在一线加大投入建设研发平台,需要政策的鼓励引导。可喜的是,辽宁对此已开始探索,比如从个人职称、合作项目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给予企业科技特派员激励支持;对派驻企业和科技专员进行成果转化、建设研发平台等提供资金支持。力促政策落地落实,应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。


把精准对接做到生产一线,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辽宁实践提供有力支撑。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努力达到这一要求,辽沈大地上必将有更多科创“新苗”在用心用情浇灌中根系发达、枝繁叶茂、开花结果。


来源:辽宁日报·辽望客户端

记者:董翰博

编辑:王思雨  检校:王永智 刘永志‍‍

责编:王德坤  审核:李德强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